:::

藝文活動

:::

愛,我們在世上活著的證據:張曼娟文學閱讀講座_0518_2016

講座/工作坊
張貼人:網站管理員公告日期:2016-06-07
張曼娟










愛,我們在世上活著的證據

-記5月18日張曼娟講座-


「愛是一座空房子」? 週三午后的誠樸廳湧進了滿座慕名而來的聽眾,大家充滿期待的內心裡,似乎仍摻雜了些許的疑惑。就在校長溫馨而懇切的致詞開場之後,眾人的心神逐漸馳蕩在張曼娟老師知性又柔和的聲韻裡,原先的疑惑轉為好奇,而在專注中慢慢昇華為感動。

「有好的語言,愛才能被體會到。」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出發,張曼娟老師引領著在場聽眾一步步踏進她對愛的思索和感受裡。罹患癌症的親人在病情的末期,回首過往的人生,對於人生的意義及貢獻有了更深的體會,決定要捐贈大體嘉惠後世,這當中的大愛與面對死亡的勇氣,對比於醫師面對病患痛苦時疏離的態度,經過認真地觀察、反思和同理,體會了愛要從語言開始,好好地述說,愛才能傳達給對方,發揮救贖與撫慰的力量。


接著,投影螢幕上出現了系列攝影作品,位於羅馬尼亞布加勒斯公寓各個樓層的居住空間,一一呈顯在大家眼前。十戶人家,十種生活樣貌,同樣的建築格局,卻因為放進不同的東西,變成了不同的樣子。就在我們仍為這個隱喻各自沉吟的當下,詩人隱匿為不幸的受害者和其家人所寫的《一盞小燈泡》,已隨著張老師輕緩的朗誦聲流淌在會場中,緊接著日本作家佐野洋子的繪本《活了一百萬次的貓》,場景由現代的時事及童話寓意轉入了《莊子》、《論語》與《金瓶梅》的古老哲思,時而沉醉於情愛的甜蜜,時而悲愁於仇恨的淒苦,「愛之欲其生,惡之欲其死」,時而警醒在生老病死的冷峻裡,「相濡以沫,不如相忘於江湖」,繾綣綢繆之間,也許我們才能體會,因為愛而傾盡所有,才為此生留下了痕跡,因為對方的相知與相惜,也才為這樣地「活著」保存了見證。

愛是一座空房子,而我們將會怎麼妝點它呢?


 

最後修改時間:2018-01-29 PM 12:25

cron web_use_lo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