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::

藝文活動

:::

臺灣現當代藝術發展故事:何政廣藝術史講座_1202_2015

講座/工作坊
張貼人:網站管理員公告日期:2015-12-02
何政廣







《藝術家》雜誌創辦人何政廣先生

談臺灣現當代藝術發展故事




由人文藝術中心主辦的【人文與藝術講座】12月2日(三)邀請到《藝術家》雜誌的創辦人,同

時也是本年度金鼎獎的特殊貢獻獎得主何政廣先生,以《藝術家》雜誌的創始為起點,與我們分

享臺灣藝術發展的每個十年,並抽樣性地選介幾位代表性畫家和他們的作品。


1950年代的臺灣不只在政治上遭逢政權的動盪,更在文化上經歷了生活型態與美感價值的交織,

出身日治時期的畫家們受西方印象派畫風影響,而隨國府遷臺的畫家們則承襲了中華傳統水墨技

法,不同的教育背景、不同的情感認同,繼之身處於歷史事件的激變中,藝術家們以創作直接地

表現他們對時代的感受與回應。1960年代,臺灣與美國政治和軍事上的結盟,也連帶注入了文化

和藝術的新潮流,抽象表現主義的引進,使得現代主義風格在臺灣開始興起,而隨著臺美斷交等

一連串的外交挫敗,1970年代由超寫實主義引領出一波鄉土寫實的藝術作品,也使得素人創作者

首次受到重視。1980年代解嚴後臺北市立美術館正式開館,國外作品的設展及旅外歸國的創作者

們將前衛藝術的概念與技法一併展現於國人視野中,逐步為臺灣美術迎向了豐收期,乃至其後臺

灣藝術主體性的探詢、錄像藝術與新生代崛起、全球化時代與國際藝壇接軌、直到多元呈現的當

代藝術。以「日據時代臺灣美術運動史」為創刊連載主題,臺灣藝術發展進程的每一個現場,何

政廣先生與《藝術家》雜誌都未曾缺席。四十年,放在宏觀的歷史來看,或許還稱不上長久,但

是對於這個經歷了異族殖民、政權轉移、戒嚴管束,乃至民主開放的島嶼來說,四十年的歲月流

轉,有太多複雜而深厚的事件與印記。以報導優秀的藝術家與展覽為己任、做為臺灣與國際藝術

資訊交流傳遞橋樑的《藝術家》雜誌,從1975年創刊以來始終如一的堅持,在眾聲喧嘩的現狀中

更叫人動容和感佩。




最後修改時間:2018-01-29 PM 12:26

cron web_use_log